自闭症孩子系扣子教案怎么写
教案的设计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,以下是一份可能的教案设计思路:
一、教学目标:
让孩子认识纽扣,锻炼手眼协调能力。
让孩子了解由上至下与由下至上的概念。
教导孩子学习系扣子。
二、教学准备:
不同大小的纽扣和纸盒子。
纽扣贴纸和纸板。
三、教学过程:
认识纽扣:展示各种纽扣,让孩子观察并触摸。
手眼协调能力锻炼:在纸盒上划出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孔洞,让孩子将纽扣放入盒子中。
由上至下与由下至上概念的建立:在纸板上画出圆形和箭头,让孩子将贴纸按照箭头方向贴在圆形中。
学习系扣子:通过示范和引导,让孩子逐步掌握系扣子的方法。
四、教学延伸:
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可以通过捡豆子、穿珠子、拧瓶盖、倒水、玩积木、投球等活动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。
需要注意的是,自闭症孩子的情况因人而异,教案的设计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。建议在编写教案前,与孩子的家长、教师或治疗师进行详细的沟通,以确保教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小班安全教案路上牵好家长的手
1、知道把珠子、扣子、硬币等小物品,赛道耳朵、鼻子、嘴巴里会有危险。 2、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、鼻子、等处时,知道及时告诉大人。 活动准备: 1、多媒体教学资源《危险的小圆珠》 2、幼儿用书第40-43页活动过程: 一、 创设情境,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。
(1) 游戏《指五官》。 教师说:鼻子、鼻子、嘴巴(或眼睛、耳朵、鼻子)。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、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。 (2) 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,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,轻轻捏住鼻孔、闭着嘴巴呼吸,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。
二、 讲述故事《危险的小圆珠》,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。 (1)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《危险的小圆珠》。 提问:明明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?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?这样做对吗?为什么? (2) 小结: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,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。
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,会很危险。 三、 引导幼儿说一说: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。
(1) 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、鼻子或嘴巴里,为什么? (2) 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? (3) 入园时不能带什么?午休时不能玩什么? (4) 阅读幼儿用书第42-43页: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、鼻、耳怎么办? (5) 小结:笔帽、扣子、棋子、发卡、图钉、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、嘴巴、鼻子里塞;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,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;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;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、拉链,不玩被角、线头、棉花等,有异物进入口、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;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、鼻等处时,要及时告诉老师。
幼儿园大班科学数学我的本领多教案单数
活动过程:
1、小朋友你们好!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一些朋友,看,它们是谁呀?教师请出苹果宝宝和雪梨宝宝。
2、出示雪梨1、3、5、7、9(五组),请幼儿出来贴上相应数量的数字卡。启发幼儿分析这里每组雪梨到最后都有一个没有配对的,单独剩下一个。都有一个单独着(请幼儿说说),向幼儿提问: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呢?(单数)
3、出示苹果2、4、6、8、10(五组),请幼儿出来贴上相应数量的数字卡。引导幼儿观察2、4、6、8、10这几组都是2个1对的,到最后都能成双。向幼儿提问: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呢?(双数)
4、引出数字瓶子宝宝,请幼儿观察 (1)介绍幼儿认识瓶宝宝并观察瓶身的扣子 师:今天我给你们还带来了新朋友,看,它们是谁呀?教师从1到10,一个个出示瓶宝宝,并请幼儿念出它们的名字:1、2…10。 师:看看它们身上的扣子是怎样排列的? 请幼儿数一数每个瓶子上的扣子,并找出它们一对一竖着排列的规律。 教师小结扣子排列的方式,并让幼儿知道,1、3、5、7、9号的瓶子宝宝扣子数到最后总有一个单独的,成不了双,即是单数;2、4、6、8、10号的瓶子宝宝扣子数到最后都能成双,即是双数。 (2)游戏:送瓶宝宝回家 师:总有单独的扣子在最后的是单数宝宝,它们的家住在单数村,扣子都是一对一排列的是双数宝宝,它们的家住在双数村。请你根据它们的样子送它们回家吧!
5、给瓶宝宝贴扣子 请幼儿自选材料贴扣子(提醒幼儿一对一竖着贴),教师巡回指导,对动手能力弱的幼儿要适时指导。 引导幼儿手举瓶宝宝玩“找朋友”的游戏。 幼儿边唱边找。瓶子上的扣子都是一对一的,就是双数朋友。瓶子上扣子最后一行是单个的,就是单数朋友。(找到朋友后,幼儿可以手举瓶子互相碰一碰,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。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。)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纽扣小班教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