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小班数学学啥
幼儿小班数学最多也就是学学数字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,再难一些的题目就不会让他们学习了,毕竟他们的思维还没有成熟。
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一般处于3-4岁,应国家发布的《3—6岁儿童发展指南》要求,幼儿对数学的认知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:
1、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幼儿感知和发现到周围物体的多样性时,便能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数学,对数学学习开始感兴趣。
2、主动探索操作,寻求答案基于幼儿对数学感兴趣,便会主动探索,通过不同方法寻求答案,过程中智力得到开发,多项数学能力也得到提高。
3、感知实物,学会比较幼儿在这个阶段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,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,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,理解上下、前后、里外等方位词。
4、理解数和数量结合具体事物让幼儿通过多次比较,逐渐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意义。
学习简单的加减发,还就99算数表。都是一些基本简单的东西。
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小,要求不能太高。让他们先学会查数,比较物体的大小,东西的多和少。再简单的教他们十以内的加减法,用一些实物作道具,一点一点的耐心教,就可以。
小班数学核心经验目标
如下:
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。
学习按物体量(大小、长短)的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。
认识“1”和“许多”,并能正确区分。
学习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两物体的数量,感知“多”“少”和“一样多”。
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,并能说出总数。
按数(5以内)取物。
认识圆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,并能说出其名称。
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。
认识早晨、晚上、白天、黑夜,并学会基本的运用。
会数1到20以內的数,数实物练习要多做
幼儿园学蒙氏数学的好处
蒙氏数学有用。蒙氏数学学了后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了兴趣,蒙氏数学里面有很多内容和日常生活中物是密切相关的,比如说图形,学了后孩子就知道家里的电冰箱是长方形。蒙氏数学是一套通过游戏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教材。
把抽象的数学概念、高深的数学思想融入简单有趣的教具中小班蒙氏数学活动《归类》课后反思邵靖《归类》这一活动属于数学中的分类活动,主要是为幼儿以后理解数概念作心理准备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,从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出发,在动动、玩玩、做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辨别水果、蔬菜、生活用具三个种类并进行归类,逐步积累类的经验,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,并在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 根据这一活动的设计理念,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为:
1、学习在众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征的物品并放在一起。
2、在操作活动中感知和探索物体的共同特征。
3、培养幼儿初步合作意识。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通过游戏在众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征的物品,并能用自己的语言
幼儿园小班孩子数学要学几以内的计算
1)幼儿园孩子可以学算术题,但是学到10以内的加减法就可以了
2)幼儿园孩子的数学认知,不是只有学算术,还包括空间、几何、测量、模式等和数感有关系的培养内容
5以内的计算。
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由于数学思维还未完全建立,所以建议先学习5以内的计算,具体可以先学认识数字、比较大小、再学习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,最后再进一步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,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法孩子能更好了解数的意义,不易出错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班幼儿数学活动设计意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