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该如何教10以内的加减法
一、故事导入,激发兴趣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,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。为此,在新课开始时,我注意创设情境,激发参与的动机,利用听《瘦子1和胖子0的故事》,在引导学生听故事的同时,适时激疑9的后面是几,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。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,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,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。
二、结合课本,认识10,并学会按照顺序去数
结合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,再认识10、10以内数的.顺序,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,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。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、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: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,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;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,这样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。
三,摆小棒,学习10的组成
让孩子们亲身尽力,通过按照数序把小棒分成两堆来让孩子们理解10的组成。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0的组成里理解和记忆,更是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。
第一步: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.要求是:
1、 能熟练地从“1”开始往下数.
2、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.例如:老师说:从4开始数;从12开始数.
3、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.例:老师说:从4开始倒数,从12开始倒数.
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,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.可是,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“1”开始数,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,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.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—10、19—20、29—30这种整数上跳数.
第二步: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:
例如:5的前面是几?后面是几?8的前面是几?后面是几?从5往前数,往后数,从
11往前数,往后数.
第三步,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:例如:7与8哪个大?
第四步,让孩子学会念题.很多孩子会看题,但不会念题.孩子知道“+”、“-”的方式,
加法:大数记心里,小数往上数,如4+2= 把4记在心里,往上数两个数,5、6, 之后得出结果4+2=6
减法:大数记在心里,小数往下数,如6-3= 把6记在心里,往下数三个数,5、4、3, 之后得出结果6-3=3。
答:教1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可以从直观入手,让孩子多体验、多理解算理算法。如:可以利用直观学具,像双色片,数射线,也可以利用小明友自己的10个手指等,让小朋友通过数一数等方法,充分理解算理,掌握方法。
幼儿园小班橡皮泥简单的捏法
幼儿园小班可以使用以下简单的捏法制作橡皮泥:
1. 准备所需材料:面粉、盐、食用油、水、食用色素(可选)。
2. 将2杯面粉和1杯盐混合在一个大碗中。
3. 慢慢添加1杯水和1汤匙食用油,然后搅拌混合。
4. 如果希望橡皮泥有颜色,可以加入几滴食用色素搅拌均匀。
5. 继续揉搓橡皮泥,直到它变得柔软且不粘手。
6. 孩子们可以用双手将橡皮泥捏成任何形状,如球、长条或动物形状等。
请确保在使用橡皮泥时,小班老师要密切监护幼儿,以确保他们不会将橡皮泥误食或将其粘在其他物品上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找相邻数教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